18.8.18 [现代文学创作和鉴赏课程]



[新诗导师 - 向阳]



向阳(1955年5月7日-),本名林淇瀁,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广兴村人,台湾作家。他是跨领域的作家,除了以诗闻名之外,兼及散文、儿童文学及文化评论、政治评论。在身分上,他是诗人、作家,也是作词人、政治评论家、总编辑、总主笔、学者。身分多重,领域宽广,当代文坛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。(维基百科)

向阳老师认为,文字都是可用来传递灵魂深处骚动的,只是载体不一样而已。例如写小说的人所熟悉的起,承,转,合就未必适用于写诗。

向阳老师认为,现代诗和古诗看起来完全不一样,其内涵其实可以互通。所指的就是诗的四性 - 1绘画性,2音乐性,3建筑性和4思想性。

 1绘画性即“意象”。老师用了元代的一首小令来作范例。

《天净沙·秋思》 - 马致远

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
 
  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

这是一首完全以图像所写的诗,被称为“并列式意象组合”,短短的三十个字,并列了十个意象。第一组:藤缠树,树上落鸦,第二组:桥,桥下水,水边住家,第三组:古驿道、道上西风,瘦马,最后是全曲的大背景:断肠人所目测的,夕阳西下。



2音乐性的范例有林亨泰的“风景(之二)”和 痖弦“如歌的行板”,老师以“快板”把它们念一遍,惹得全体哄堂大笑。

风景(之二)- 林亨泰

防风林 的
外边 还有防风林 的
外边 还有防风林 的
外边 还有

然而海 以及波的罗列
然而海 以及波的罗列


如歌的行板 - 痖弦

温柔之必要
肯定之必要
一点点酒和木樨花之必要
正正经经看一名女子走过之必要
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码认识之必要
欧战,雨,加农砲,天气与红十字会之必要
散步之必要
熘狗之必要 

薄荷茶之必要
每晚七点钟自证券交易所彼端
草一般飘起来的谣言之必要。旋转玻璃门
之必要。盘尼西林之必要。暗杀之必要。晚报之必要
穿法兰绒长裤之必要。马票之必要
姑母遗产继承之必要
阳台、海、微笑之必要
懒洋洋之必要 

而既被目为一条河总得继续流下去的
世界老这样总这样 ──
观音在远远的山上
罂粟在罂粟的田裡 

老师戏称,看了这两首诗之后,就会觉得写诗一点不难了。

当然,到了最后,思想性还是“必要”的。诗的境界,决定了一首诗的好坏。就像这首“如歌的行板”,在经历了许多让人头昏目眩,戏谑式的“必要”之后,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。

3建筑性方面,说的就是诗的结构了。老师也介绍了一种在视觉上也很有结构感的图像诗。

出口 - 杜十三



水牛图 - 詹冰



4思想性,就是创意,如何在诗里带出“我思”,“我在”。老师节录了许多人都熟悉的“未行之路” (The Road Not Taken - Robert Frost)作为范例。

黄树林裡分叉两条路,而我──

选择了人烟较少的那条

而它使得一切因此而不同

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, and I—

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,

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.


另一具有思想性的诗范例:烟-杨泽

向阳老师很会在课堂上制造气氛,说话幽默,当他的学生一定很开心。可惜当天我的身体不适,每隔一会就得躲出讲堂大咳一阵,应该听漏了不少精彩之处。希望下次有机会好好地再听一回向阳老师的课。


[散文导师 - 方梓]




方梓(1957年-),本名林丽贞,生于台湾花莲,中国文化大学大众传播系毕业,国立东华大学创作与英文文学研究所硕士。曾任消基会《消费者报导》杂志总编辑、文化总会企画、《自由时报》自由副刊副主编,曾为总统府专门委员,世新大学兼任讲师。现为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的散文课老师。作品以自然写作及女性主义为主,书写台湾自然生态与台湾社会变迁的关係,并书写记录台湾女性的生命史与台湾自然生态的演化关係。(维基百科)

方梓老师认为,要当好作家得大量阅读,以便累计写作词汇,有丰富想象力,和不懈地连续书写。当写作碰到瓶颈的时候,老师建议我们去阅读,看电影,或旅行。

好的散文应该兼具写实/写义的联想。老师节录了简媜的“花之三叠”为例子。

二叠——含羞草

你总是用那么敏感的心来回答我的探访。

当你低垂身躯,近乎是叩地下拜——彷佛这是你唯一懂得的礼节。我不忍再让你知道我的来访。

春殿之中,为何你独独在冷宫?

老师也分享了把一篇短文化成长篇小说的要诀 - 延缓美学(deceleration),即用大量优美的暗喻,形容词等等把一些细节描述得扣人心弦,增加读者的代入感。那可以是精细的叙事方法,例如大量的细节,切换的片段和交迭的琐事,细微的心理活动。

最近我常常在“文学农场”练习写札记,那里的指导老师也是要我们多发掘身边的琐事,把观察力磨练得更细腻一些。


[小说导师 - 平路]



三位导师里,我只知道小说家平路。

平路(1953年6月17日-),本名路平,华文知名小说家、专栏作家,1953年生于高雄市,祖籍山东诸城。国立台湾大学心理系毕业,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。她以文化和社会评论的系列文章闻名。(维基百科)

我曾经读过的作品有“玉米田之死“,和”五印封缄“。平路的小说如同一则则寓言,很需要花点心思去细读字行后的意义。背景的设定总是相当独特,一开场的寥寥数行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。例如“玉米田之死”,借追踪一则讣闻,带出了叙事者与深沉内心的对话。除了〈妒餍〉,其余“玉米田之死”里的五篇小说的角色设定都是异乡人,身为旅美台湾作家的平路,对这类题材游刃有余也感同身受,写出了异乡人的飘零,也探讨了祖国处境与出路。”五印封缄“则是一部“后设短篇小说”,书中处处透出一种“虚构的错觉”。坦白说,我看得很辛苦。也许是我自己对海外知青的背景所知甚少,无法起共鸣。

今天所见到的平路老师,无论是打扮和说话都给人一种优雅的印象。她的一些身体语言,例如鼓励听众们积极参与讨论,讲解期间交叉两掌,把身体微微倾向听众的姿态也挺西式。

平路老师认为,写作最总是要探讨”我是谁?“,我的童年,后来,发生了什么事?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?


童年,至少对我身边的人而言都是甜蜜的。可平路老师强调了“撑”这个字,让我心有戚戚,红了眼睛。平路老师形容她的童年是一个坐在潜水艇的好奇小孩,爱往潜望镜里窥探天空。周遭大人却是“粗手粗脚”的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漫不经心地伤了一颗珍贵的初心。而我们终究也成了“粗手粗脚”的大人,拥抱像支折断百合花的初心继续生活。“伤痕“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,好像俄罗斯娃娃一样地层层叠叠。

“所有撑过童年的人都拥有可以写一辈子的小说素材”。写小说,是个心理疗程。当我们回头去发掘自己害怕的根源时,里头也必定包含了父母所担忧的,所看见的世界。新旧世界之间,叙述,重整,把许许多多的必然和偶然碰在一起。而写作过程就好像编制曼陀罗图腾一样,以时间,耐心一次次推翻不完美。

写小说的时候,我们需要关掉电脑(大脑),相信直觉。"Only connect"。如平路老师让我们做的其中一个练习:字眼和气味的联想。

童年离我很远,当天不停咳嗽,脑袋昏沉的我只能联想到当下 ——

冷空气的味道,咻咻地擦过。抱恙的灵魂在打瞌睡。

评论

  1. 谢谢分享,又长知识了。

    回复删除
    回复
    1. 有机会的话去现场听听,马大中文系常常都有一些不错的讲座,而且还是免费的呢!

      删除

发表评论